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62/T 1524-2006 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部针对绿色食品扁桃生产的技术规程,旨在指导扁桃种植者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确保扁桃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程详细介绍了扁桃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解读,为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绿色食品产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扁桃,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口感上乘的干果,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确保扁桃生产的规范性和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绿色食品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524-2006),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扁桃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62/T 1524-2006规程概述

《绿色食品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524-2006)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扁桃生产的绿色食品技术规程,于2006年正式发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扁桃生产的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旨在确保扁桃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质量要求。

规程解读

产地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扁桃生产应选址于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区域,产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如工厂、矿区等,以确保扁桃产品无污染。

品种选择

推荐选择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扁桃品种,品种的选择需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栽培管理

  1. 整地与定植:栽植前需进行土地深翻和平整,并施足底肥,栽植时,需合理确定行距和株距,以保证树冠的通风透光。
  2. 肥水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持土壤湿润,预防干旱。
  3. 修剪:建议每年进行两次修剪,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去除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保持树形整齐。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扁桃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病残体、合理轮作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收获与加工

规程规定,扁桃成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应适时收获,收获后,应立即进行晾晒、去皮、去核等加工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规程在扁桃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

DB62/T 1524-2006规程为扁桃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期待。

规范生产流程

规程明确了扁桃生产的各个步骤,有助于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保障生态环境

规程强调产地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绿色食品扁桃生产技术的推广,将推动扁桃产业向绿色、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

《绿色食品 扁桃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扁桃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和保障,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认真执行该规程,不断提升扁桃产品质量,推动扁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