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与绿色食品发展研究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基于DB62/T 1480-2006标准,探讨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的绿色食品发展,通过分析陇南杏产业现状,提出了一套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旨在推动陇南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选择,陇南杏,作为我国著名的特色果品,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推动陇南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本文以《绿色食品 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480-2006)为依据,对陇南杏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深入探讨。

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与绿色食品发展研究,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与绿色食品发展研究,2,技术规程,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62/T 1480-2006标准概述

DB62/T 1480-2006是甘肃省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陇南杏的生产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陇南杏的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陇南杏产业的健康发展。

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

依据DB62/T 1480-2006标准,陇南杏的产地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土壤:土壤质地优良,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保持在6.5-7.5之间。
  2. 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15℃之间,无霜期超过200天,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
  3. 水源: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生产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陇南杏品种。
  2.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确定栽植密度。
  3.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提升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5. 水分管理:根据杏树生长需求,合理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6.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杏树生长状况,科学施肥,确保养分平衡。

产品质量

  1. 感官指标:果实色泽鲜亮,果肉饱满,口感细腻,无异味。
  2. 理化指标:果实含糖量在12%以上,含酸量在0.5%以下。
  3. 微生物指标:果实表面细菌总数≤1000cfu/g,大肠菌群≤3cfu/g。

包装标识

  1. 包装材料:使用无毒、无害、环保的包装材料。
  2. :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等。

绿色食品发展策略

  1. 加强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DB62/T 1480-2006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3.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陇南杏绿色食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4. 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电商、线下市场等多种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5.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有经验的陇南杏生产技术人才。

基于DB62/T 1480-2006《绿色食品 陇南杏生产技术规程》,规范陇南杏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对于推动陇南杏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陇南杏绿色食品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