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62/T 1472-2006 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是一本详细介绍了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的规程,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该书旨在指导果农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平凉金果牛心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果树产业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平凉金果,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果品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牛心杏作为平凉金果的主要品种之一,其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提升牛心杏的产量与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DB62/T 1472-2006 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解析,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解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62/T 1472-2006 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牛心杏生产的技术规范,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牛心杏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各环节的技术标准,旨在提升牛心杏的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牛心杏适宜在海拔1000-2000米的地区种植,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佳,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在整地前,需深翻土壤,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的疏松度。

品种选择与栽植

应选择抗病性强、果实品质优良的牛心杏品种,栽植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栽植密度建议为每亩20-30株,栽植时需注意栽植深度,确保苗木根系充分展开。

栽植后管理

栽植后应立即浇透水,以促进苗木生根,生长期间,要适时施肥、浇水、修剪,保持树势均衡,每年秋季进行一次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

管理技术

施肥

牛心杏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原则为“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每年施肥3-4次,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开花前后、果实膨大期和秋季落叶后进行。

浇水

牛心杏对水分需求较高,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应浇足水,夏季高温干旱时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修剪

修剪是保证牛心杏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措施,修剪原则为“疏密适度,保持树形”,每年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疏剪,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牛心杏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药剂防治,可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等。

虫害防治

牛心杏常见的虫害有桃小食心虫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虫能力;物理防治,如利用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等;药剂防治,可用辛硫磷等。

采收与贮藏

采收

牛心杏成熟期一般在8-9月,采收时应选择晴天,避免果实受雨淋,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果实损伤。

贮藏

牛心杏采收后要及时进行预冷,入库贮藏,贮藏温度以0-1℃为宜,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病果、烂果。

《DB62/T 1472-2006 平凉金果牛心杏生产技术规程》为牛心杏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环节,以提升牛心杏的产量与品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