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无公害苜蓿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1
《武威市无公害苜蓿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64-2002旨在规范苜蓿生产,确保无公害,规程详细阐述了苜蓿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保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解读与应用此规程,有助于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苜蓿,作为一种关键的饲料作物,在我国农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威市,作为我国苜蓿生产的核心基地,为了确保苜蓿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以《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64-2002)为例,深入解读和应用苜蓿生产技术规程。

武威市无公害苜蓿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解析,武威市无公害苜蓿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解析,2,技术规程,第1张

DB62/T 964-2002规程概述

《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64-2002)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苜蓿生产的技术规程,自2002年发布实施以来,它旨在规范苜蓿生产流程,保障苜蓿产品的质量,从而提升苜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苜蓿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产地选择与规划

(1)产地选择:苜蓿生产需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便利、光照充足的区域,并根据苜蓿的生长特性,适宜在pH值6.0-7.5的土壤中种植。

(2)规划布局:苜蓿生产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资源状况,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品种。

选择与处理

(1)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苜蓿品种。

(2)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播种技术

(1)播种时间:苜蓿播种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季播种应在土壤解冻后,秋季播种应在土壤封冻前完成。

(2)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穴播或撒播等方式,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

田间管理

(1)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确保苜蓿生长所需的养分。

(2)灌溉:根据苜蓿生长需求,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收获与加工

(1)收获:苜蓿的收获时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来确定,通常在花期或盛花期进行。

(2)加工:收获后的苜蓿应进行晾晒、脱粒、筛选等加工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DB62/T 964-2002规程的应用

通过严格执行DB62/T 964-2002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苜蓿生产过程中遵循规程要求,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障生态环境。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苜蓿产业向无公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964-2002)为我国苜蓿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遵守该规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苜蓿产品质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广大苜蓿种植者应充分认识到规程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为我国苜蓿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