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27-2023,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引领奶牛养殖绿色革命

团体标准 601
《DB13/T 5827-2023 集约化奶牛养殖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保氮固磷技术,促进绿色养殖,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规程为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提供科学指导,推动环保与经济效益并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腾飞,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奶牛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粪污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推动奶牛养殖业实现绿色发展,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集约化奶牛养殖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DB13/T 5827-2023),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DB13/T 5827-2023,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引领奶牛养殖绿色革命,DB13/T 5827-2023,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引领奶牛养殖绿色革命,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背景

奶牛养殖业在我国农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奶牛粪污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加强奶牛粪污处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DB13/T 5827-2023《集约化奶牛养殖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的发布,旨在为奶牛粪污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奶牛养殖业实现绿色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集约化奶牛养殖场粪污的保氮固磷处理,涵盖了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等各个环节。

技术要求

  1. 粪污收集:采用封闭式收集系统,防止粪污泄漏和扩散。
  2. 储存:采用防渗、防漏、防臭的储存设施,确保储存安全。
  3. 处理: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方法,降低粪污中的氮、磷含量。
  4. 利用:将处理后的粪污用于农田施肥、有机肥生产等。

监测与评估

对粪污处理过程进行监测,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规程要求,监测内容包括粪污中氮、磷含量、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等。

实施意义

  1.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保氮固磷技术,降低粪污中的氮、磷含量,减少对土壤、水体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2. 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处理后的粪污用于农田施肥、有机肥生产等,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奶牛养殖业绿色发展:规范奶牛粪污处理技术,提高奶牛养殖业的环保水平,推动奶牛养殖业绿色发展。
  4. 保障食品安全:降低粪污中的氮、磷含量,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DB13/T 5827-2023《集约化奶牛养殖粪污保氮固磷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奶牛粪污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绿色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应共同努力,将规程落到实处,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