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空闲期土壤管理、改良与养护方法,旨在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日光温室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农业生产设施,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日光温室的空闲期间,土壤容易发生退化,这直接影响到下一茬作物的生长,为了提升日光温室土壤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辽宁省农业农村厅颁布了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日光温室土壤保育提供技术支撑。
规程解读
规程背景
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提升土壤质量,延长日光温室的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
(1)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空闲期的土壤保育。
(2)土壤类型:主要针对沙壤土、壤土、黏壤土等类型。
土壤保育技术
-
深翻:在空闲期,对日光温室土壤进行深翻,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以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
-
施用有机肥:在空闲期,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10000千克,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
合理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灌溉,避免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
-
中耕:在空闲期,对土壤进行中耕,深中耕10-15厘米,以促进土壤通气,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
覆盖:在空闲期,对日光温室土壤进行覆盖,采用塑料薄膜、稻草、秸秆等材料,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侵蚀。
-
病虫害防治:在空闲期,对日光温室土壤进行病虫害防治,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规程应用
提高土壤质量
通过实施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下一茬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延长日光温室使用寿命
规程中的土壤保育技术,可以降低土壤退化速度,延长日光温室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3/T 5826-2023《日光温室空闲期土壤保育技术规程》为日光温室土壤保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升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土壤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注:本文共计177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