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DB13/T 5848-2023 解析与实战应用
《DB13/T 5848-2023 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实践》解析了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结合实际应用,提供了黑姜温室栽培的详细步骤和关键要点,旨在提高黑姜产量和质量,促进黑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药材种植技术也在持续进步与完善,黑姜,作为一类兼具高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中药材,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关注,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DB13/T 5848-202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为黑姜的温室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实际栽培实践,探讨黑姜温室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
DB13/T 5848-202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13/T 5848-202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黑姜温室栽培技术,提升黑姜产量与品质,推动黑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涵盖了黑姜温室建设、品种选择、播种与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全过程。
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解析
温室建设
黑姜温室选址需考虑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等因素,温室结构推荐采用拱形钢架,覆盖材料选用透光性佳的聚乙烯薄膜,温室面积需根据种植规模确定,通常每亩温室面积需在100平方米左右。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温室环境、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黑姜品种。“辽黑1号”、“辽黑2号”等品种适合温室栽培。
播种与育苗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采用穴播或条播方式,播种后,覆盖1-2厘米厚的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浇水应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进行。
- 温度管理:温室温度控制在15-25℃为宜,夜间温度不低于10℃,夏季高温时,应采取遮阳、通风等措施。
- 施肥管理: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
黑姜常见病虫害有姜瘟病、姜螟、姜蛆等,防治措施包括:
-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虫害发生。
- 选用抗病品种。
- 药剂防治:姜瘟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姜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姜蛆可用5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灌根。
采收与加工
黑姜一般在播种后6个月左右采收,采收时,选择晴天,将姜块连同姜芽一起挖出,去除泥土,晾晒至表面干燥后进行加工。
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应用实践
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严格按照DB13/T 5848-202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以下为一些具体实践案例:
- 辽宁省某黑姜种植基地采用该规程进行温室栽培,黑姜产量比传统露地栽培提高了20%。
- 某黑姜种植户按照规程进行温室栽培,黑姜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旺盛。
DB13/T 5848-2023《黑姜温室栽培技术规程》为黑姜温室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以提高黑姜产量和品质,促进黑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