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DB13/T 5849-2023 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火龙果设施栽培提供了一套标准化技术流程,涵盖选址、设施建设、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火龙果产量与品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进,设施农业在提升作物产量、优化作物品质、延长上市周期等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火龙果,作为热带水果的代表,不仅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更在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中占据一席之地,为规范火龙果的设施栽培技术,提升其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13/T 5849-2023《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重大意义。
DB13/T 5849-2023《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该规程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火龙果设施栽培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操作,确保火龙果的产量与品质,规程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火龙果设施栽培的生产实践,为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DB13/T 5849-2023《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火龙果设施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灌溉便利的地块,在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率、设施布局、水源和交通等因素,确保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建设设施
设施建设应遵循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主要包括大棚、支架、遮阳网、喷灌系统等,大棚采用双层膜结构,可达到保温、保湿、防风、防晒的效果,为火龙果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栽植与定植
选用优质火龙果种苗,栽植前进行消毒处理,栽植密度根据品种、土壤、气候等因素确定,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肥水管理
火龙果设施栽培过程中,应合理施用肥料,保持土壤肥力,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水分管理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土壤积水。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用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采收与保鲜
火龙果成熟后要及时采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采收后进行预冷、包装,延长保鲜期,满足市场需求。
DB13/T 5849-2023《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火龙果产量和品质
通过规范设施栽培技术,改善火龙果的生长环境,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范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有助于降低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DB13/T 5849-2023《火龙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火龙果设施栽培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以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