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规程解析
《DB36/T 1506-2021 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提供一种绿色防控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的方法,该规程详细阐述了病害的识别、防治措施及监测方法,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保障蔬菜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茄果类蔬菜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土传病害问题一直制约着茄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了有效防治茄果类蔬菜的土传病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1506-2021《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36/T 1506-2021规程概述
DB36/T 1506-2021《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该规程以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指导理念,强调防治结合、绿色防控,旨在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从而提升茄果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防控对象及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在内的茄果类蔬菜的土传病害。
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病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 绿色防控,安全高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 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控措施。
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与非茄果类蔬菜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 深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生长。
-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传播。
-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利用捕食性、性天敌控制病原菌。
- 生物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
-
物理防治
- 土壤消毒:采用能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 土壤隔离:采用无土栽培、基质栽培等方法,隔离病原菌。
-
化学防治
-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噁霉灵、苯醚甲环唑等。
- 合理用药: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和农药特性,科学用药,避免过量使用。
监测与调查
建立病害监测体系,定期调查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提高生产者对土传病害的认识,增强绿色防控意识。
- 引导生产者采用防控措施,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 提高茄果类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DB36/T 1506-2021《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茄果类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广大生产者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规程,科学防控土传病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