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少山红杏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DB3702/T 27.1-2023 地理标志产品少山红杏生产技术规程解读》详细介绍了地理标志产品少山红杏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环节,旨在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不断丰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地理标志产品是指源于特定地域,具备独特品质、声誉或特性,并以该地域名称命名的产品,作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少山红杏近年来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为了规范少山红杏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正式发布了《DB3702/T 27.1-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少山红杏 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规程背景
少山红杏,产自我国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少山区,以其独特的风味、卓越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闻名遐迩,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地理标志产品,规范其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我国特制定了《DB3702/T 27.1-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少山红杏 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少山红杏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全过程。
原料要求
- 品种:选用少山红杏的优良品种,如少山红杏1号、少山红杏2号等。
- 产地:必须产自少山区,海拔在300-8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沙壤土。
生产技术
- 选园定植:选择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定植。
-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适时施肥,有效防治病虫害。
- 修剪管理:根据树势和树形,进行合理的修剪。
- 花果管理:合理疏花疏果,确保果实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农药使用。
- 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适时采收。
加工与包装
- 加工: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加工,如清洗、切块、去皮、去核等。
- 包装: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运输与销售
- 运输:采用冷藏、保鲜等方法,确保果实品质。
- 销售: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DB3702/T 27.1-2023 地理标志产品 少山红杏 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少山红杏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有助于提升少山红杏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工作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