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22-2023规程解读,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

团体标准 601
本规程深入解析了DB15/T 3222-2023,针对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规程旨在通过优化灌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盐分控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水资源短缺与土壤盐渍化问题愈发严峻,引黄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正面临着由微咸水灌溉带来的节水与控盐的双重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最新发布了《DB15/T 3222-2023 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规程》,以期对推动我国引黄灌区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15/T 3222-2023规程解读,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DB15/T 3222-2023规程解读,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的背景与意义

引黄灌区地处黄河流域,承载着我国粮食生产的重任,受限于黄河水资源的紧张及土壤盐渍化问题的加剧,微咸水灌溉成为必然选择,虽然微咸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壤盐渍化和作物减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结合微咸水与淡水进行灌溉,实现节水与控盐的双重目标,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规程》的颁布,旨在规范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提升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规程》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

技术要求

  1. 水源选择:依据微咸水的水质及土壤盐渍化程度,合理选择水源,确保灌溉水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2. 灌溉制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和微咸水盐分含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节水与控盐。
  3. 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升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 排水系统:构建完善的排水系统,确保农田土壤中的盐分能够有效排出。
  5. 监测与调控:建立监测体系,实时监控土壤盐分、水分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灌溉制度。

管理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2. 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节水控盐意识和技能。
  3. 政策扶持: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农民采用节水控盐技术。
  4. 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规程》的实施与展望

《规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引黄灌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预计将产生以下成效:

  1. 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用水量。
  2. 缓解土壤盐渍化程度,提升土壤肥力。
  3. 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DB15/T 3222-2023 引黄灌区微咸水与淡水联合灌溉节水控盐技术规程》的颁布,为我国引黄灌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规程》,推广节水控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