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62/T 2585-2015,玉米秸秆-牛-沼-肥循环农业技术规程
《DB62/T 2585-2015标准》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指导,详细解读了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规程,旨在通过优化农业废弃物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循环农业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规程(DB62/T 2585-2015)作为循环农业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于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旨在对DB62/T 2585-2015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标准背景
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规程(DB62/T 2585-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引导农业生产者、企业及相关机构开展循环农业项目,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系统组成
该技术系统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玉米秸秆收集、秸秆青贮、牛养殖、沼气池建设与运行、沼渣沼液处理与利用、有机肥生产等。
技术要求
- 玉米秸秆收集:应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确保秸秆收集的完整性和质量。
- 秸秆青贮:通过青贮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 牛养殖:合理配置牛舍、饲料、饮水等设施,保障牛的健康成长。
- 沼气池建设与运行:依照DB62/T 2585-2015标准要求,建设符合规定的沼气池,确保沼气产量和质量。
- 沼渣沼液处理与利用:对沼渣沼液进行分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 有机肥生产:将沼渣沼液进行发酵,生产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
运行
- 定期维护:对沼气池、牛舍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生产者的技术水平。
-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
技术规程实施效果
- 提高资源利用率: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规程的实施,使玉米秸秆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
-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沼气池对牛粪进行厌氧发酵,减少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机肥的生产和应用,提升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增加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循环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
玉米秸秆-牛-沼-肥技术规程(DB62/T 2585-2015)为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实施该标准,我们有望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推动我国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