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238-2023 沙葱种质资源管理新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238-2023 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沙葱种质资源的有效收集与保存,规程详细介绍了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保存技术以及应用策略,确保沙葱遗传多样性得到保护与利用,促进沙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作为兼具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重要植物,其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DB15/T 3238-2023《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沙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实际应用。

DB15/T 3238-2023 沙葱种质资源管理新规程解析与应用,DB15/T 3238-2023 沙葱种质资源管理新规程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15/T 3238-2023《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的行业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沙葱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评价及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沙葱种质资源的保护水平,助力沙葱产业的稳健发展。

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解读

收集

  1. 时间:沙葱种质资源收集的最佳时期为植物生长旺盛期,即每年的6月至8月。
  2. 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沙葱生长区域,如内蒙古等地。
  3. 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样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沙葱种质资源。

鉴定

  1. 形态鉴定:通过观察沙葱的叶片、花、果实等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2. 分子鉴定: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分子标记等手段,对沙葱种质资源进行分子层面的鉴定。

保存

  1. 低温保存:将沙葱置于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采用低温保存法。
  2. 移栽保存:将沙葱植株移栽至适宜的温室或大棚中,进行长期保存。

评价

  1. 经济性状评价:对沙葱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2. 遗传多样性评价:运用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沙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评价。

利用

  1. 育种:利用沙葱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 遗传改良: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对沙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
  3. 药用价值挖掘:从沙葱种质资源中挖掘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

规程在沙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

  1. 提高保护水平:通过规程的实施,确保沙葱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和评价等环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提升沙葱种质资源的保护水平。
  2. 促进产业发展:利用沙葱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和遗传改良,培育优良品种,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沙葱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拓展应用领域:挖掘沙葱种质资源中的药用价值,拓展沙葱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4. 传承文化:收集和保存沙葱种质资源,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沙葱文化。

DB15/T 3238-2023《沙葱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沙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规程的推广与应用,我们有望实现沙葱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促进沙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