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41/T 2542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规范深度解读及市场前景展望

团体标准 603
《DB41/T 2542-2023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前景分析,主要针对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进行规范,分析其应用前景,规范明确了余热回收技术要求、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能源需求的持续攀升,能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燃气锅炉作为一项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工业生产和民用供热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燃气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余热,若不加以回收利用,将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为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DB41/T 2542-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2023版DB41/T 2542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规范深度解读及市场前景展望,2023版DB41/T 2542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规范深度解读及市场前景展望,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概述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DB41/T 2542-2023)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行业标准,该规范明确了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设计参数、施工要求、运行及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规范主要内容解读

基本原则

规范提出了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环保等,这些原则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提供了明确指导。

技术要求

规范对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

  1.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与燃气锅炉匹配,确保烟气余热回收效率。
  2.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采用高效、可靠的余热回收设备,如余热锅炉、热交换器等。
  3.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实现高效、稳定运行。

设计参数

规范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规定,包括:

  1.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热效率应不低于60%。
  2.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热交换面积应满足回收烟气余热的需求。
  3.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设备选型应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施工要求

规范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施工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1. 施工前应进行勘察,了解燃气锅炉运行情况。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3.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试运行。

运行

规范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提出了要求,包括:

  1.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污垢,提高热交换效率。
  3. 定期检查系统密封性,防止烟气泄漏。

监测评价

规范对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监测评价提出了要求,包括:

  1. 监测系统热效率、运行时间、故障率等指标。
  2. 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改进系统性能提供依据。

应用前景分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助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减少环境污染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减少烟气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经济效益显著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成熟,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的发布,为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为我国能源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