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生产技术规程DB42/T 2128-2023深度解读与应用
《DB42/T 2128-2023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泽泻生产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泽泻的生产过程,提高中药材质量,该规程详细介绍了泽泻的种植、管理、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对促进泽泻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泽泻,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泽泻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为了确保泽泻的生产技术规范,提升药材品质,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DB42/T 2128-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泽泻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
适用范围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泽泻的种植、采收、加工、质量检验和包装等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指导泽泻的规范化种植和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包括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757容器包装等多个国家标准,确保泽泻生产各环节符合相关规范。
术语和定义
规程明确了泽泻、种植、采收、加工、质量检验、包装等关键术语的定义,为泽泻生产者提供统一的标准。
种植技术要求
(1)选地与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5.5~7.0之间的地块,进行深翻土地、施足底肥、整地作畦等准备工作。 (2)播种与移栽:播种期一般在春季,移栽期一般在秋季,播种前需进行处理,移栽前需准备苗床。 (3)田间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确保泽泻健康生长。
采收与加工技术要求
(1)采收:根据药材质量要求,一般在泽泻生长周期结束后的10~15天内采收。 (2)加工:采收后的泽泻块茎进行清洗、切片、干燥等处理。
质量检验要求
(1)外观:泽泻块茎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有细皱纹。 (2)水分:水分含量应≤13.0%。 (3)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应≤2.0%。 (4)重金属:砷、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与储存
(1)包装:采用符合GB/T 4757规定的玻璃瓶、玻璃管、玻璃瓶盖、玻璃罐、玻璃杯等容器包装。 (2)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光直射。
《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价值:
规范泽泻生产过程,提高药材质量
本规程对泽泻生产各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规范生产过程,提高药材质量。
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确保泽泻药材的质量,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促进泽泻产业发展
本规程的发布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泽泻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DB42/T 2128-2023《中药材 泽泻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泽泻生产、提高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泽泻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泽泻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