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904-2023,葵花栽培绿色规程,引领高产高品质种植新潮流

团体标准 603
《DB21/T 3904-2023 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为绿色种植指南,旨在通过科学栽培技术提升食用葵产量与品质,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葵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经济作物,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DB21/T 3904-2023《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食用葵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本文将围绕该规程,深入解读食用葵栽培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21/T 3904-2023,葵花栽培绿色规程,引领高产高品质种植新潮流,DB21/T 3904-2023,葵花栽培绿色规程,引领高产高品质种植新潮流,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地与整地

依据DB21/T 3904-2023规程,食用葵适宜在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6.0-7.5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种植,选地时,应避开重茬和盐碱地,整地前,需进行深度翻耕,深度不少于20厘米,确保土壤松软,有利于根系发育。

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食用葵品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以杀灭病菌,可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12小时,提高发芽率。

播种与田间管理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播种,播种前,需检查土壤墒情,确保土壤水分适宜,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田间管理

(1)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用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尿素20公斤作为底肥,生育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肥,一般追施尿素20-30公斤。 (2)灌溉:食用葵需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季节,应适时灌溉,避免干旱影响产量。 (3)除草:播种后,及时进行除草,防止杂草与食用葵竞争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

食用葵成熟标志为花盘背面呈黄褐色,籽粒饱满,一般在8月底至9月初收获。

收获方法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将花盘割下,晾晒至籽粒脱落,收集籽粒。

加工

将收获的籽粒进行筛选、清洗、晾晒、脱壳等工序,得到优质的食用葵籽。

DB21/T 3904-2023《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为食用葵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遵循规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食用葵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种植者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实现食用葵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