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321-2023,温室栽培技术规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DB63/T 1321-2023 温室栽培技术规范》发布,旨在通过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温室作物产量与品质,保障农产品安全,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凭借着其丰富的营养、上乘的口感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这些产业已成为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了提升产量与品质,促进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63/T 1321-2023《温室栽培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详细介绍温室栽培技术的各项细节。
DB63/T 1321-2023《温室栽培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针对温室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施行,该规范以温室栽培为核心,从选种、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环节,对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规范。
选种与播种
在选种方面,我们应优先选择那些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品种,例如红颜、章姬、王子等,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提升发芽率,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温室条件确定,通常每平方米播种量在50-100克之间。
定植
定植时间通常选择在春季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即3月至4月,定植密度根据品种和温室条件来确定,一般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20-25厘米,采用穴栽法,每穴栽植一株,栽植深度以苗心与土面持平为佳。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上,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需避免积水,浇水应根据温室温度、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进行,光照管理要求温室内保证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光照时间保持在8-10小时为宜,温度管理上,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25℃,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植物生长,施肥管理上,生长过程中需适时追肥,通常使用复合肥、有机肥等。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例如使用黄板、性诱剂、农药等。
采收
采收时间一般选在果实成熟后的7-10天内,最佳采收时间为清晨或傍晚,采收时,使用剪刀或小刀将果实连同部分果柄一起剪下。
DB63/T 1321-2023《温室栽培技术规范》为我国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严格遵循该规范,将有助于提升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栽培技术,为我国产业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