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36/T 807-2023,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新规范,守护晚年安宁生活
《DB36/T 807-2023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解读强调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旨在通过规范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保障老年人幸福生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深,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场所,这些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确保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规范其管理行为,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36/T 807-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旨在提升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规范背景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加强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我国制定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类型的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敬老院、护理院等,旨在提高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管理职责
- 养老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 养老机构应设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 养老机构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 消防设施设备:养老机构应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设备,并定期保养,确保设施设备易于识别和使用。
-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 消防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包括消防设施设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易燃易爆物品等。
- 应急预案: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职责、程序和措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消防安全责任追究
养老机构违反本规范,发生火灾事故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规范实施与监督
实施步骤
- 养老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本规范,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 养老机构应根据本规范要求,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 养老机构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监督
各级消防机构应加强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对违反本规范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的发布,为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养老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本规范,切实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问题,共同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消防安全防线,守护他们的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