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保种场规范DB22/T 3617-2023发布,推动种群可持续增长

团体标准 601
《DB22/T 3617-2023 梅花鹿保种场管理规范》发布,旨在规范梅花鹿保种场管理,保障梅花鹿种群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梅花鹿产业健康发展。

梅花鹿,作为我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承载着丰富的观赏、药用和科研价值,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深入人心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梅花鹿的种群数量正逐步回升,为了强化梅花鹿保种场的治理,提升种群质量,推动梅花鹿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梅花鹿保种场管理规范》(DB22/T 3617-2023),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及具体措施。

梅花鹿保种场规范DB22/T 3617-2023发布,推动种群可持续增长,梅花鹿保种场规范DB22/T 3617-2023发布,推动种群可持续增长,2,创新,2023,第1张

《梅花鹿保种场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旨在规范梅花鹿保种场的建设与管理,涵盖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种鹿养殖、疫病防控、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管理原则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地域特点、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保种场,合理配置养殖区域。
  2. 生态养殖,绿色环保:遵循生态养殖原则,减少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严格防疫,保障健康:强化疫病防控,确保梅花鹿种群健康,提升种群质量。
  4. 规范操作,提升效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养殖效益。

保种场建设

  1. 选址: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建设保种场。
  2. 规划设计:按照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养殖区、繁殖区、隔离区、管理区等。
  3. 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保种场具备完善的供水、供电、排水、供暖、通风等基础设施。

种鹿养殖

  1. 种鹿选择:选择优良品种、遗传背景清晰、繁殖性能良好的梅花鹿作为种鹿。
  2. 饲养管理:根据梅花鹿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制定饲养管理方案,确保其健康成长。
  3. 繁殖管理:加强繁殖技术培训,提高繁殖成功率,确保种群数量稳定。

疫病防控

  1. 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梅花鹿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2. 制定防疫措施:根据疫情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对梅花鹿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资源利用

  1. 科学利用:合理利用梅花鹿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2. 保护生态环境: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意义

  1. 提升梅花鹿种群质量:通过规范管理,提高梅花鹿种群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2.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规范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推动梅花鹿产业持续发展。
  3. 保障生态平衡:通过合理利用梅花鹿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自然和谐共生。

实施措施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养殖户的规范意识,确保规范有效实施。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规范落到实处。
  3. 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梅花鹿保种场的监管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4. 强化科技创新:加大梅花鹿养殖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养殖水平。

《梅花鹿保种场管理规范》的实施对于提升梅花鹿种群质量、促进梅花鹿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规范的实施,为梅花鹿种群的保护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创新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