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定额新规DB31/T 1438.1-2023深度解读,开启高效节水新时代

团体标准 602
《DB31/T 1438.1-2023标准解读》聚焦农业用水定额新规,旨在推动高效节水,新规引领农业节水新篇章,通过科学定额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用水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其用水效率的提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响应国家节水号召,规范农业用水管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新发布的DB31/T 1438.1-2023《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标准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探讨其在农业节水领域的重要意义。

农业用水定额新规DB31/T 1438.1-2023深度解读,开启高效节水新时代,农业用水定额新规DB31/T 1438.1-2023深度解读,开启高效节水新时代,2,标准解读,2023,第1张

标准背景

DB31/T 1438.1-2023《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标准是在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结合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制定的,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农业用水行为,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31/T 1438.1-2023标准适用于我国农业用水定额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茶叶、药材等多种农业用水。

用水定额分类

标准将农业用水定额分为以下几类:

  1. 灌溉用水定额: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不同作物的灌溉用水量。
  2. 喷灌用水定额:针对喷灌系统,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喷灌用水量。
  3. 滴灌用水定额:针对滴灌系统,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滴灌用水量。
  4. 节水灌溉用水定额:针对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节水灌溉用水量。

用水定额制定原则

  1. 科学合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
  2.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类型等因素,制定适宜的用水定额。
  3. 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注重水资源保护,实现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

用水定额执行与监督

  1. 执行:农业用水定额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并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 监督: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用水定额的监督,确保用水定额得到有效执行。

标准意义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DB31/T 1438.1-2023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引导农业用水向节水型转变,从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实施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布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通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推动节水型建设

DB31/T 1438.1-2023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节水型建设,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DB31/T 1438.1-2023《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农业节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应共同努力,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标准解读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