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团体标准 601
《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栀子植物采收和初加工的技术规程,旨在指导栀子产业的标准化生产,规程详细解读了采收时间、方法、产地初加工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以提升栀子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盛,栀子作为一颗璀璨的药用植物明珠,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栀子以其显著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药用功效,在中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确保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的规范,提升栀子的品质与产量,我国正式发布了DB43/T 2800-2023《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43/T 2800-2023《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的专业技术规程,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栀子的采收时机、方法、产地初加工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栀子的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栀子采收技术规程

  1. 采收时间:栀子果实应在成熟期采收,通常为每年的8月至10月,此时果实呈现鲜红色,果皮饱满且充实。

  2. 采收方法:在晴朗天气下进行采收,避免在雨后或露水未干时操作,采用人工采摘,轻柔处理,防止果实受损。

  3. 采收标准:采收的栀子果实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果皮色泽鲜艳,果实饱满。

栀子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1. 清洗:采收后的栀子果实应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灰尘和杂质。

  2. 晾晒:将清洗干净的栀子果实均匀摊放在晒场上,厚度不宜超过5厘米,晾晒至果皮呈棕红色并干燥。

  3. 粉碎:将晾晒干燥的栀子果实进行粉碎,筛除杂质,得到栀子粉末。

  4. 包装:将栀子粉末装入密封袋中,并标注生产日期、产地、规格等信息。

DB43/T 2800-2023 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规范采收与初加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栀子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提升栀子的质量和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药用价值:遵循规程进行采收与初加工,可以确保栀子的药用成分得到充分保留,从而提高其药用价值。

  3.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的采收与初加工有助于减少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4. 促进产业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栀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栀子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实施建议

  1. 加强宣传与培训: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从业者对规程的认识,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2.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健全栀子质量检测体系,对栀子的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栀子产品质量。

  3.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栀子加工效率和质量。

  4.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栀子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上述措施,DB43/T 2800-2023《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将得到有效实施,为栀子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