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DBS53/022-2016解读与制品规范保障
《DBS53/02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针对松茸及其制品制定了规范与保障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标准涵盖松茸的采集、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严格规定生产流程,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不断健全,2016年,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松茸及其制品的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松茸及其制品》(DBS53/022-2016)正式实施,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消费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由于松茸生长环境特殊,采摘、加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为了规范松茸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制定了DBS53/02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松茸及其制品》。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松茸为原料,经加工、包装、销售的各种松茸及其制品。
技术要求
- 原料要求:松茸应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污染的优质松茸。
- 加工要求:加工过程中应保持原料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不得添加任何有害物质。
- 包装要求: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装应密封、防潮、防污染。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松茸及其制品的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检验方法。
标签标识
松茸及其制品的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配料表、净含量、储存条件等。
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本标准明确了松茸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原料采购、加工工艺、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
标准实施与措施
实施主体
本标准适用于松茸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相关部门。
措施
- 部门应加强对松茸及其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本标准。
- 对违反本标准的企业,部门应依法予以查处。
- 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部门举报。
标准意义
DBS53/02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松茸及其制品》的实施,对我国松茸及其制品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 规范了松茸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行为,提高了产品质量。
- 保障了消费者健康,提升了消费者对松茸及其制品的信心。
- 推动了松茸及其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标准宣传、培训和实施,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松茸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