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516-2023 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香稻栽培的关键技术,规程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香稻产量与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香稻——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特色水稻品种,愈发受到大众的青睐,为了提升香稻的产量与品质,规范其栽培技术,推动香稻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度解读,旨在为香稻种植者提供切实的参考与指导。

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香稻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香稻栽培的产地选择、品种筛选、土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香稻的产量、优化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规程要点详解

产地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香稻栽培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灌溉条件优良的地区,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类型:以壤土、沙壤土为佳,pH值宜保持在5.5-7.0之间。
  2. 水源:水质需符合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 气候条件:年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为香稻生长的适宜气候。

品种选择

规程建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香稻品种,并要求所选品种具备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性。

整地

  1. 深耕:深翻土地,破除犁底层,提升土壤通气性。
  2. 平整土地:确保土地平整,减少水土流失。
  3. 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肥。

播种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2-3公斤,具体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而定。
  3.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为2-3厘米。

田间管理

  1.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确保香稻生长健康。

收获

  1. 收获时间: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收获。
  2. 收获方式:人工或机械收获。

储藏

  1. 晾晒:收获后,将香稻晾晒至适宜水分。
  2. 储存: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储存香稻。

DB50/T 1516-2023《香稻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香稻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有助于提高香稻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我国香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稻农认真学习、积极应用该规程,为我国香稻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