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固体菌种培育新标准DB36/T 820-2023解读
《DB36/T 820-2023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茶树菇固体菌种培育新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新趋势,本文详细解读了标准要点,为从业者提供科学指导,助力茶树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食用菌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茶树菇,作为一种营养丰盈、口感独特的食用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规范茶树菇固体菌种的培育与质量管理,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DB36/T 820-2023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茶树菇固体菌种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
茶树菇固体菌种是茶树菇产业发展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茶树菇的产量与品质,为了提升茶树菇固体菌种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制定了DB36/T 820-2023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茶树菇固体菌种的选育、繁殖、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全面提升茶树菇固体菌种的整体质量。
茶树菇固体菌种定义
DB36/T 820-2023标准对茶树菇固体菌种进行了明确界定:指通过将茶树菇菌丝体接种于固体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繁殖,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菌种。
茶树菇固体菌种分类
根据茶树菇固体菌种的特征与用途,标准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茶树菇母种:用于繁殖和培育茶树菇原种。
- 茶树菇原种:用于大规模生产茶树菇菌棒。
- 茶树菇生产种:用于茶树菇栽培。
茶树菇固体菌种选育与繁殖
标准对茶树菇固体菌种的选育与繁殖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菌种来源、菌种选育方法、菌种繁殖技术等。
茶树菇固体菌种检验
标准规定了茶树菇固体菌种的检验项目,包括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形态、菌种纯度、致病菌检测等。
茶树菇固体菌种包装、储存与运输
标准对茶树菇固体菌种的包装、储存与运输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菌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标准实施与推广
DB36/T 820-2023标准的实施与推广将对茶树菇固体菌种产业产生以下影响:
- 提高茶树菇固体菌种质量:标准对茶树菇固体菌种的选育、繁殖、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助于提升茶树菇固体菌种的整体质量。
- 规范市场秩序:标准实施后,将有助于规范茶树菇固体菌种市场秩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流通。
- 促进产业发展:标准实施有助于推动茶树菇固体菌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 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实施有助于保障茶树菇食品安全,降低消费者食用风险。
DB36/T 820-2023标准的发布实施,为茶树菇固体菌种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茶树菇固体菌种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标准,共同推动茶树菇固体菌种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