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
《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指南》旨在提供生态腊肉生产的技术规范,解读其应用要点,指南详细阐述了生态腊肉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及环境友好措施,助力提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生态农业的蓬勃兴起,生态腊肉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肉类佳品,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生态腊肉的生产质量与安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生态腊肉生产的技术规范,《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致力于从源头保障生态腊肉的品质与安全,该规范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 生态腊肉的定义与分类
- 生态腊肉的生产原料要求
- 生态腊肉的生产工艺流程
- 生态腊肉的质量检验标准
- 生态腊肉的生产环境要求
- 生态腊肉的生产管理规范
生态腊肉的定义和分类
生态腊肉是以生态农业方式养殖的猪、牛、羊等畜禽肉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经过腌制、发酵、熏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肉类产品,根据原料的不同,生态腊肉可分为生态猪肉腊肉、生态牛肉腊肉、生态羊肉腊肉等多种类型。
生态腊肉的生产原料要求
- 原料畜禽应来自生态农业,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条件。
- 原料畜禽的品种应选择适合腌制、发酵的优良品种。
- 原料畜禽的饲料应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生态饲料,以确保肉质鲜美、安全。
生态腊肉的生产工艺流程
- 腌制:将原料肉切成适当块状,加入食盐、香料等腌制料,腌制一定时间。
- 发酵:将腌制好的肉块放入发酵池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发酵。
- 熏烤:将发酵好的肉块取出,放入熏烤房中,采用木炭、果木等熏烤材料进行熏烤。
- 冷却:将熏烤好的肉块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生态腊肉的质量检验标准
- 外观:肉质红润,表面光滑,无破损、霉变等。
- 感官:具有独特的香气,肉质鲜美,无异味。
-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 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生态腊肉的生产环境要求
- 生产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区域,避免污染。
- 生产设施应具备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确保生产环境整洁、卫生。
-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生态腊肉的生产管理规范
- 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生产流程、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
- 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生态腊肉的品质与安全。
《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的应用
- 提高生态腊肉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规范生产流程,降低生产风险。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生态腊肉的市场竞争力。
-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T/QGCML 722-2023 生态腊肉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对我国生态腊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范,提高生态腊肉的品质与安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肉类产品,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生态腊肉生产的监管,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