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719-2011企业用水统计通则解析,推动企业用水行为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
《GB/T 26719-2011企业用水统计通则》详细规范企业用水行为,强调水资源管理,旨在提高用水效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本通则通过标准化用水统计方法,助力企业合理用水,降低水耗,实现绿色、低碳生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之一,为了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强化企业用水管理,我国在2011年正式颁布了《企业用水统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编号为GB/T 26719-2011,本文将深入剖析《通则》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企业更深入地理解和落实这一标准,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GB/T 26719-2011《通则》概述
GB/T 26719-2011《通则》是我国首部针对企业用水统计的国家标准,自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明确了企业用水统计的范围、指标、方法、数据采集、处理及发布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升企业用水统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精确度。
《通则》的主要内容
统计范围
《通则》明确了企业用水统计的涵盖范围,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辅助设施用水等,具体包括:
- 生产用水: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直接用于生产的用水,如冷却水、洗涤水、清洗水等。
- 生活用水:指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包括饮用水、洗浴用水、洗衣用水等。
- 辅助设施用水:指企业为满足生产、生活及环境保护需求而配置的辅助设施用水,如消防用水、绿化用水等。
统计指标
《通则》规定了企业用水统计的关键指标,包括:
- 用水总量: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实际使用的总用水量。
- 用水强度:指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用水量。
- 用水效率:指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用水量与单位产品或单位产值能耗的比值。
- 用水结构:指企业各类用水在总用水量中的占比。
统计方法
《通则》规定了企业用水统计的具体方法,包括:
- 直接统计法:通过计量器具直接记录用水量。
- 间接统计法:根据用水设施、工艺流程、产品产量等因素推算用水量。
- 抽样调查法:对企业用水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进而推算企业用水总量。
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
《通则》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提出了明确要求:
- 数据采集:企业需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处理: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对采集到的用水数据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 数据发布: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相关部门报送用水统计数据。
GB/T 26719-2011《通则》的意义
- 规范企业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为政府部门制定水资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企业节水技术创新,降低用水成本。
- 助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GB/T 26719-2011《通则》的发布与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深远意义,企业应严格遵守《通则》的相关规定,加强用水管理,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确保该标准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