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新标准,T/GXAS 308.1-2022杂交鲟养殖技术规程解读

国家标准 604
《T/GXAS 308.1-2022 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规程详解》发布,为杂交鲟养殖提供全新技术指导,开启桂北山区冷水鱼养殖新篇章。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冷水鱼养殖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桂北山区,这片孕育着丰富水资源的土地,成为了我国冷水鱼养殖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杂交鲟的养殖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发布了《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杂交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杂交鲟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新标准,T/GXAS 308.1-2022杂交鲟养殖技术规程解读,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新标准,T/GXAS 308.1-2022杂交鲟养殖技术规程解读,2022,技术规程,养殖技术,第1张

《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杂交鲟,旨在对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进行规范,以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养殖质量,该规程共分为七个章节,全面涵盖了杂交鲟的品种选择、养殖环境、苗种培育、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日常管理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

杂交鲟养殖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杂交鲟作为一种优良的冷水鱼养殖品种,以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等优势备受青睐,在选购杂交鲟苗种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品种。

养殖环境

(1)水温:杂交鲟适宜生长的水温为6-20℃,最佳水温为12-18℃,在养殖过程中,需保持水温稳定,避免水温剧烈波动。

(2)水质:杂交鲟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杂交鲟生长需求。

(3)底质:底质以沙质或沙泥质为宜,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长,为杂交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苗种培育

(1)放养密度:杂交鲟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池面积、水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15尾为宜。

(2)培育时间:杂交鲟苗种培育时间为3-4个月,培育期间应加强管理,确保苗种健康成长。

饲料投喂

(1)饲料选择:杂交鲟饲料应以优质鱼粉、豆粕、玉米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投喂方法:杂交鲟投喂方法可采用定时定量投喂,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鱼体体重2%-3%为宜。

病害防治

(1)预防为主: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滋生。

(2)治疗措施: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日常管理

(1)巡池观察:每日至少巡池2次,观察杂交鲟的生长状况、水质变化等情况。

(2)记录管理:详细记录杂交鲟的生长、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数据,为养殖生产提供依据。

效益分析

杂交鲟养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杂交鲟,杂交鲟养殖周期为1-2年,每千克杂交鲟的养殖成本约为20-30元,市场售价约为80-100元,养殖利润较高。

《桂北山区陆基圆池冷水鱼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杂交鲟的发布,为桂北山区杂交鲟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养殖,提高杂交鲟养殖效益,为我国冷水鱼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