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解析及其实际应用

国家标准 631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解读与应用》是一本解读和指导液体无水氨标准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无水氨的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储存运输及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无水氨的相关知识,确保其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标准,自1988年颁布以来,便对液体无水氨的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及使用等环节做出了全面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解析及其实际应用,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解析及其实际应用,标准解读,危险货物运输,第1张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详细规定了液体无水氨的术语定义、技术规范、试验方法、检验规程、标识要求、包装规范、运输及储存条件等内容,适用于所有从事液体无水氨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储存的企业。

术语与定义

  1. 液体无水氨:指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加压液化氨气所形成的无水氨液体。
  2. 氨含量:指液体无水氨中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3. 水分:指液体无水氨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4. 霜点: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液体无水氨中的水分凝结成霜的温度。
  5. 铁含量:指液体无水氨中溶解的铁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技术要求

  1. 氨含量:液体无水氨的氨含量应不低于99.8%。
  2. 水分:液体无水氨的水分含量应不高于0.01%。
  3. 霜点:液体无水氨的霜点应不高于-60℃。
  4. 铁含量:液体无水氨的铁含量应不高于0.0005%。
  5. 外观:液体无水氨应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得含有悬浮物或沉淀物。

试验方法

  1. 氨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
  2. 水分测定:采用卡尔·费休法。
  3. 霜点测定:采用冷却法。
  4. 铁含量测定:采用吸收光谱法。

检验规则

  1. 检验分类: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2. 出厂检验:生产单位必须按照本标准对出厂的液体无水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3. 型式检验:生产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

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1. 标识:液体无水氨的包装容器上应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批号、净重、质量等级、执行标准等信息。
  2. 包装:液体无水氨应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用容器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3. 运输:液体无水氨的运输必须遵守国家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 储存:液体无水氨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直射阳光和高温。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是我国液体无水氨产业的重要规范,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维护用户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标准的应用

  1. 液体无水氨生产企业:依据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
  2. 检验机构:按照标准规定对液体无水氨进行检验,为企业提供公正、准确的检验报告。
  3. 用户:通过了解标准,对购买的液体无水氨进行质量评估,保障自身权益。
  4. 研究机构:依据标准开展相关研究,为液体无水氨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

GB/T 536-1988《液体无水氨》标准在液体无水氨的各个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液体无水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