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379-1998散装石油及液体化工产品港口储存规范解析与应用指南
《GB 17379-1998散装石油、液体化工产品港口储存通则解读与应用》是一本关于散装石油和液体化工产品在港口储存的规范指南,本书详细解读了该通则的条款,包括储存设施的设计、操作和维护,以及相关安全与环保要求,旨在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执行,确保储存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境友好。
《GB 17379-1998《散装石油、液体化工产品港口储存通则》》是我国针对散装石油及液体化工产品在港口储存领域的一项关键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港口储存活动,确保储存过程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全面地理解和实际应用。
本标准详细阐述了散装石油、液体化工产品港口储存的基本要求、储存设施配置、操作流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适用于我国各港口、油库、化工企业等涉及散装石油和液体化工产品储存的单位。
基本要求
储存设施
- 设施要求:储存设施必须符合储存介质的特定要求,包括储罐、管道、阀门、泵等,储罐需具备足够的容积、强度及密封性能,管道则需满足输送介质的压力和流量需求。
- 操作要求:储存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涵盖进料、储存、出料等环节,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 安全管理:储存单位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应定期对储存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储存设施
- 储罐:储罐应选用合适的材质,如碳钢、不锈钢等,储罐的容积需根据储存介质的性质和储存量等因素确定,储罐应配备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监测设备,以便实时监控储存介质的状况。
- 管道:管道材质应与储存介质相匹配,如输送石油的管道应选用耐腐蚀、耐压的材质,管道应配备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件,确保管道连接的牢固性。
- 阀门:阀门材质应与储存介质相匹配,如不锈钢、合金钢等,阀门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确保储存介质的稳定性。
- 泵:泵材质应与储存介质相匹配,如碳钢、不锈钢等,泵需具备足够的扬程和流量,以满足输送介质的需求。
储存操作
- 进料:进料前需检查储罐、管道等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储存介质的正常输送,进料过程中,需控制流速,避免产生静电。
- 储存:储存过程中,需定期检查储罐、管道等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储存介质的稳定性,需关注储存介质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储存介质的品质。
- 出料:出料前需检查储罐、管道等设施是否完好,确保储存介质的正常输送,出料过程中,需控制流速,避免产生静电。
安全管理
- 安全责任制:储存单位需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 安全操作规程:储存单位需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 应急预案:储存单位需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措施等,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GB 17379-1998《散装石油、液体化工产品港口储存通则》》是我国港口储存事业的重要法规,相关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该标准,储存单位应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港口储存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