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GB/T 21336.1标准解析,地理数据质量总体要求新规范
GB/T 21336.1-2023标准解读,提出地理数据质量总体要求新标准,该标准强调数据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旨在提升地理信息资源质量和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地理产业的迅猛发展,地理数据已成为支撑各行业的重要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理服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了规范地理数据的质量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GB/T 21336.1-2023《地理数据质量 第1部分:总体要求》,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助业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标准背景
地理数据质量是地理产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地理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地理数据质量问题依然突出,诸如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不一致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理服务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GB/T 21336.1-2023《地理数据质量 第1部分:总体要求》是我国地理数据质量管理的首个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地理数据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升地理数据质量,该标准适用于地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分发和应用等各个环节。
标准主要内容
定义与术语
标准首先对地理数据质量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数据质量、数据准确性、数据完整性、数据一致性等,为后续内容提供了清晰的定义。
数据质量总体要求
标准明确了地理数据质量总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 数据准确性:地理数据应准确反映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等。
- 数据完整性:地理数据应完整地反映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等。
- 数据一致性:地理数据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矛盾和冲突。
- 数据可访问性:地理数据应易于访问,便于用户获取和使用。
- 数据安全性:地理数据应确保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标准规定了地理数据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数据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
数据质量管理措施
标准提出了地理数据质量管理的措施,包括数据质量监控、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改进等。
标准实施与推广
GB/T 21336.1-2023标准的实施与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标准在地理产业中的应用;企业应积极采用标准,提升自身数据质量;行业组织应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GB/T 21336.1-2023《地理数据质量 第1部分:总体要求》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地理数据质量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该标准为地理数据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总体要求,有助于提升地理数据质量,推动地理产业的健康发展,相信在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地理数据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