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781-2009标准解析,黑糊品质与规范全解
GB/T 23781-2009标准解读主要针对黑糊品质与规范,明确了黑糊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旨在确保黑糊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标准涵盖了黑糊的外观、物理和化学性能,并对生产、检验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黑糊,这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传统美食,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黑糊的生产与销售,我国正式颁布了GB/T 23781-2009《黑糊》国家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帮助您全面了解黑糊的品质与规范。
GB/T 23781-2009《黑糊》标准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详细规定了黑糊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黑糊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黑糊是以黑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磨制、糊化、调味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固体或半固体食品。
分类 根据GB/T 23781-2009标准,黑糊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原味黑糊:仅以黑豆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调味品。
- 调味型黑糊:在原味黑糊的基础上,适量添加白糖、糖浆、盐等调味品。
- 果仁型黑糊:在黑糊中融入花生、核桃等果仁类原料,增添风味。
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黑糊的原料必须符合GB/T 11782《黑豆》标准的规定。
感官要求 黑糊应具有黑豆的天然香气,无异味和杂质,原味黑糊呈深棕色,调味型黑糊的颜色则根据所添加的调味品而异。
理化指标 黑糊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总糖、蛋白质等,具体要求如下:
- 水分:固体黑糊不大于10%,半固体黑糊不大于15%。
- 灰分:不大于4%。
- 总糖:不小于25%。
- 蛋白质:不小于1%。
安全指标 黑糊的安全指标涉及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必须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和GB 276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等标准的要求。
检验规则
黑糊的检验规则包括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交收检验,具体要求如下:
- 型式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企业自行组织。
-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 交收检验:购买方在产品到达后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
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 :黑糊的标签需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包括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企业名称和地址等。
- 包装:包装需符合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 运输:运输需遵循GB 11681《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运输和配送》的要求,避免污染和损坏。
- 储存:黑糊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GB/T 23781-2009《黑糊》国家标准为黑糊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消费者在选购黑糊时,可依据此标准挑选优质、安全的产品,企业也应严格遵守标准,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