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深度解析,品质护航与行业趋势洞察

国家标准 602
《GB/T 21270-2007 食品馅料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食品馅料的国家标准,旨在提升馅料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标准解读涵盖了馅料的生产、加工、检验等关键环节,对推动馅料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馅料,作为食品加工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涵盖各式糕点、面包、月饼、汤圆等多种食品,在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日益关注的大背景下,食品馅料的质量问题亦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规范食品馅料的生产、检验与销售,我国正式颁布了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食品馅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深度解析,品质护航与行业趋势洞察,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深度解析,品质护航与行业趋势洞察,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GB/T 21270-2007标准概览

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于2007年正式发布,成为我国食品馅料行业的首个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馅料的术语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食品馅料术语与定义

以下是对食品馅料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1. 食品馅料:指用于填充、夹层或覆盖在食品中的物料,包括固体、半固体和流体馅料。
  2. 固体馅料:具有固定形状、质地和结构的馅料。
  3. 半固体馅料:具有一定流动性、质地较软的馅料。
  4. 流体馅料:呈液态或半液态的馅料。
  5. 原料:指用于制作食品馅料的各类原料,如肉类、蔬菜、糖、油脂等。

食品馅料质量要求

食品馅料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要求:食品馅料所用原料必须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
  2. 感官要求:食品馅料应具备正常的色泽、香气、滋味和口感,无异味、异物和霉变现象。
  3. 理化指标:食品馅料应满足以下理化指标要求:
    • 水分含量:固体馅料不大于30%,半固体馅料不大于50%,流体馅料不大于60%。
    • 蛋白质含量:固体馅料不小于2%,半固体馅料不小于1%,流体馅料不小于0.5%。
    • 脂肪含量:固体馅料不大于25%,半固体馅料不大于20%,流体馅料不大于10%。
    • 碳水化合物含量:固体馅料不大于50%,半固体馅料不大于40%,流体馅料不大于30%。
  4. 微生物指标:食品馅料应符合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污染指标》的要求。

食品馅料检验规则

食品馅料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 出厂检验:生产单位应按批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2. 型式检验:生产单位应定期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食品馅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1. :食品馅料标签应符合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2. 包装:食品馅料包装应确保食品不受污染,便于运输和储存。
  3. 运输:食品馅料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等条件。
  4. 储存:食品馅料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10℃,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

GB/T 21270-2007《食品馅料》标准的实施,为食品馅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食品馅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食品馅料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推动食品馅料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