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081.23-2009标准解析,食品包装材料甲醛与六甲密胺迁移量测定及应用

团体标准 603
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DB13/T 1081.23-2009解析了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的特定迁移量测定方法,旨在保障食品安全,该标准详细介绍了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与外界接触的桥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卫生质量,为此,我国制定了DB13/T 1081.23-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3部分: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特定迁移量的测定》这一重要标准,旨在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降低食品污染风险,本文将对此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13/T 1081.23-2009标准解析,食品包装材料甲醛与六甲密胺迁移量测定及应用,DB13/T 1081.23-2009标准解析,食品包装材料甲醛与六甲密胺迁移量测定及应用,2,食品安全,测定方法,第1张

标准背景及意义

DB13/T 1081.23-2009标准于2009年正式发布,成为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明确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甲醛和六亚甲基四胺是常见的食品包装材料添加剂,用于提升包装材料的强度、柔韧性等性能,这些物质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适用范围

DB13/T 1081.23-2009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用于测定这些材料中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的特定迁移量。

测定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方法:溶剂萃取法和气相色谱法。

  1. 溶剂萃取法:将食品包装材料浸泡在一定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提取材料中的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 气相色谱法:将提取的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其特定迁移量。

要求

标准规定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的特定迁移量限值,具体如下:

  1. 甲醛:0.1mg/kg
  2. 六亚甲基四胺:0.1mg/kg

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保障食品安全

DB13/T 1081.23-2009标准有助于降低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的迁移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降低消费者健康风险。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为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食品安全

标准为食品安全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有助于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DB13/T 1081.23-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3部分:甲醛及六亚甲基四胺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了解和掌握该标准内容,有助于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执行该标准,加强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包装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