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精确测定方法解析
本标准解析了DB13/T 1081.22-2009,旨在研究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精确测定方法,通过科学分析,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包装材料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关键屏障,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在此背景下,DB13/T 1081.22-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2部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测定》标准应运而生,它是我国针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测定的一项重要规范性文件,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精确测定的方法。
DB13/T 1081.22-2009标准概述
DB13/T 1081.22-2009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测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测定方法,涵盖了样品的制备、前处理、测定以及结果计算等各个环节。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危害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是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在塑料、涂料、粘合剂等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两种物质也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损害、系统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健康问题。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测定方法
样品的制备
根据DB13/T 1081.22-2009标准,样品的制备步骤如下:
- 称取一定量的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样品;
- 将样品剪碎并混匀;
- 将混匀后的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在60℃下干燥24小时;
- 取出干燥后的样品,用粉碎机粉碎至细度小于0.5mm。
前处理
前处理是测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关键步骤,根据DB13/T 1081.22-2009标准,前处理步骤包括:
- 将粉碎后的样品用溶剂提取;
- 将提取液通过活性炭柱进行吸附;
- 用一定浓度的溶液洗脱吸附剂,收集洗脱液;
- 将洗脱液浓缩、定容,待测。
测定
测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DB13/T 1081.22-2009标准推荐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结果计算
根据DB13/T 1081.22-2009标准,结果计算步骤如下:
- 计算样品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总含量;
- 根据样品的密度和体积,计算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浓度;
- 根据标准曲线,将浓度转换为质量分数。
DB13/T 1081.22-2009标准为我国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有助于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