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检测方法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本标准解读了DB13/T 1081.9-2009,针对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中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详细阐述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对食品包装材料中特定迁移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DB13/T 1081.9-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9部分: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是我国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测定方面的一项行业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食品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检测方法解析与应用,食品包装材料乙酸乙烯酯迁移量检测方法解析与应用,2,标准解读,创新,第1张

标准背景

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因其优异的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冲击性而备受青睐,EVA在高温或长时间接触食品时,可能发生迁移,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此,我国制定了DB13/T 1081.9-2009标准,旨在规范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中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中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适用于以EVA为主要成分的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

  • GB/T 5009.92-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 GB/T 5009.93-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偏二氯乙烯(PVDC)成型品卫生标准
  • 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成型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如下:

  • 特定迁移量:指在一定条件下,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中乙酸乙烯酯向食品迁移的量。
  • 迁移:指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中的物质向食品迁移的过程。

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测定方法:

  1. 溶剂提取法:将样品置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提取,测定提取液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
  2. 气相色谱法: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净化,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酸乙烯酯的含量。

结果计算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乙酸乙烯酯的特定迁移量,单位为mg/kg。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13/T 1081.9-2009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不仅规范了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还为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检验和监管提供了有力依据,以下是该标准实施的具体意义:

  1. 保障消费者健康:通过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乙酸乙烯酯的迁移量,可以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降低消费者健康风险。
  2. 促进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健康发展:该标准有助于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3. 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在市场的竞争力:该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助于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在市场的竞争力。

DB13/T 1081.9-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9部分:乙酸乙烯酯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是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检测的重要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在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和研究人员应重视该标准的解读和应用,为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检测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