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苯二酸迁移量检测方法研究及DB13/T 1081.2-2009标准解析
本文针对DB13/T 1081.2-2009标准进行解读,重点研究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包装材料作为保障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关键屏障,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卫生质量,为此,我国制定了《DB13/T 1081.2-2009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部分:对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标准,旨在规范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标准背景
苯二酸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苯二酸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迁移,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此,我国制定了《DB13/T 1081.2-2009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部分:对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标准,旨在规范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方法,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
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两种测定方法:
-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其检测限为0.01mg/kg。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其检测限为0.01mg/kg。
检测原理
苯二酸在特定条件下,从食品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通过提取、净化、衍生化等步骤,将苯二酸转化为易于检测的衍生物,再利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仪器与试剂
- 仪器: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清洗器、恒温干燥箱等。
- 试剂:苯二酸标准品、甲醇、乙酸乙酯等。
操作步骤
- 样品处理:将样品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 提取:将干燥后的样品用甲醇或乙酸乙酯提取,经处理,提取液过柱净化。
- 衍生化:将净化后的提取液加入衍生化试剂,进行衍生化反应。
- 测定:将衍生化后的样品进行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结果计算
根据测定结果,按照标准曲线计算苯二酸特定迁移量。
标准实施与监督
- 企业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对所使用的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进行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
- 检测机构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对送检样品进行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
-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的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DB13/T 1081.2-2009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2部分:对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苯二酸特定迁移量的测定,相关部门应加强抽检,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在食品包装材料安全领域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