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081.1-2009食品包装材料迁移量检测指南深度解析与应用
《DB13/T 1081.1-2009》为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塑料迁移量和含量测定的指南,详细解析了检测方法与实际应用,本指南旨在确保食品安全,指导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正确执行检测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食品行业亦呈现出迅猛的扩张态势,食品包装材料,作为连接食品与消费者的桥梁,其安全性与环保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DB13/T 1081.1-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1部分: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的测定指南》应运而生,成为我国首个针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测定的省级地方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价值。
DB13/T 1081.1-2009标准概述
DB13/T 1081.1-2009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测定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的测定方法,旨在提升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从而保障消费者健康。
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13/T 1081.1-2009标准适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的测定,涵盖塑料薄膜、塑料容器、塑料复合膜等多种类型。
测定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多种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的测定方法,具体包括:
-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测定低沸点、易挥发、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学物质。
-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测定高沸点、难挥发、热稳定性较差的化学物质。
- 质谱法:适用于测定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化学物质。
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中化学物质的迁移量和含量,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多环芳烃类、重金属等。
标准的应用价值
保障食品安全
DB13/T 1081.1-2009标准为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及制品的生产、检验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降低化学物质迁移对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提高产品质量
该标准有助于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产品比例,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DB13/T 1081.1-2009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食品包装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竞争力。
DB13/T 1081.1-2009《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制品 塑料 第1部分:化学物质迁移量和含量的测定指南》是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的重要标准,深入了解和掌握该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相关企业和部门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