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259-2016 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绿色高效杂草管理手册
《DB64/T 1259-2016 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为高效杂草管理的绿色指南,提供苜蓿田杂草防除的专业技术规范,助力实现绿色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苜蓿作为关键的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苜蓿田杂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苜蓿的生长与产量,为了规范苜蓿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提升苜蓿的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64/T 1259-2016《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苜蓿种植者提供一套高效、环保的杂草管理指导。
DB64/T 1259-2016《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苜蓿田杂草防除的行业标准,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苜蓿田杂草防除的原则、方法、技术要求以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旨在指导苜蓿种植者科学、合理地进行杂草防除工作。
苜蓿田杂草防除原则
-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苜蓿田杂草。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杂草发生初期,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杂草大量滋生。
- 科学用药,安全环保: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确保人畜安全及生态环境的和谐。
- 适时除草,降低成本:根据苜蓿的生长周期和杂草的生长规律,适时除草,以降低生产成本。
苜蓿田杂草防除方法
农业防治
- 选用抗杂草品种:选择抗杂草能力强的苜蓿品种,降低杂草发生。
- 合理轮作:实行轮作制度,避免杂草连作,减少杂草发生。
- 深耕深翻:深翻土地,破坏杂草发芽条件,降低杂草发生。
生物防治
- 引入天敌:引入对苜蓿田杂草有抑制作用的生物天敌,如捕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等。
-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菌肥、菌剂等,抑制杂草生长。
化学防治
- 选择除草剂:根据苜蓿田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施药方法和施药时期进行用药。
- 安全间隔期:确保苜蓿田杂草防除后,苜蓿安全生长,避免残留药害。
苜蓿田杂草防除效果评价
- 杂草数量:通过调查苜蓿田杂草数量,评估杂草防除效果。
- 杂草种类:分析杂草种类变化,评估杂草防除效果。
- 苜蓿生长情况:观察苜蓿生长状况,评估杂草防除效果。
- 环境影响:评估除草剂使用对土壤、水源等环境的影响。
DB64/T 1259-2016《苜蓿田杂草防除技术规程》为苜蓿种植者提供了高效、环保的杂草管理指南,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苜蓿田杂草发生情况,结合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杂草防除工作,以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