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06-2011劳动防护鞋安全技术规范,筑牢劳动者脚下安全防线
《DB37/T 2006-2011 普通劳动防护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劳动防护鞋的安全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劳动者脚部安全,守护劳动者脚下安全防线,标准涵盖了鞋面、鞋底、鞋帮等部件的设计、材料和测试方法,保障了劳动者的脚部免受伤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动防护用品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劳动防护鞋作为守护劳动者脚部安全的关键装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健康,DB37/T 2006-2011《普通劳动防护鞋安全技术要求》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普通劳动防护鞋的安全技术规范,本文将对其内容、实施情况及深远意义进行深入剖析。
DB37/T 2006-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方面:
-
适用范围:本标准对普通劳动防护鞋的基本安全要求、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
技术要求:普通劳动防护鞋需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 耐穿性:保证鞋具在一定使用周期内不出现明显的破损、变形等问题。
- 防水性能:有效防止水从鞋面渗透至鞋内。
- 防滑性能:确保工人在湿滑环境中行走时的安全。
- 抗冲击性能: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保护脚部免受伤害。
- 耐腐蚀性能:防止化学物质对鞋体的侵蚀。
-
试验方法:本标准明确了普通劳动防护鞋各项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耐穿性试验、防水性能试验、防滑性能试验、抗冲击性能试验及耐腐蚀性能试验等。
-
检验规则:本标准规定了普通劳动防护鞋的检验规则,包括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验收检验等。
-
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对普通劳动防护鞋的标识、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并延长使用寿命。
DB37/T 2006-2011标准的实施及意义
-
实施情况:自DB37/T 2006-2011标准发布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标准要求,有力地保障了普通劳动防护鞋的质量。
-
意义:
- 保障劳动者安全:该标准有助于提升普通劳动防护鞋的安全性能,降低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因脚部受伤的风险。
- 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实施该标准,有助于规范劳动防护鞋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推动技术创新:该标准为劳动防护鞋行业提供了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DB37/T 2006-2011《普通劳动防护鞋安全技术要求》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普通劳动防护鞋的安全技术规范,对于保障劳动者安全、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关注该标准的实施情况,为我国劳动防护鞋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