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869-2014,白羽肉鸡标准化养殖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
《DB14/T 869-2014 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管理规范》为我国白羽肉鸡养殖提供标准化指导,通过规范饲养管理,提升产业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已成为肉鸡养殖领域中的佼佼者,为了进一步提升商品代白羽肉鸡的养殖效益,确保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14/T 869-2014 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规范》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助力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在养殖过程中,仍存在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不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DB14/T 869-2014 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管理规范》。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涵盖了以下六个方面:
- 饲养环境:规定饲养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场地选择、建筑设计、环境控制等,以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 饲料管理:明确饲料原料的选择、加工、储存、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
- 养殖技术:对鸡苗选择、饲养密度、饲养周期、疫病防控等环节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 产品质量:规定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疫病防控:明确疫病防控的责任主体、防控措施、疫告等内容,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 环境保护:要求养殖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规范》的实施意义
-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范饲养管理,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提高鸡肉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养殖过程,确保鸡肉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 推动产业升级:以《规范》为依据,推动白羽肉鸡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规范》,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现白羽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读
以下是对《规范》具体内容的详细解读:
- 饲养环境:包括场地选择、建筑设计、环境控制等方面,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 饲料管理:包括饲料原料的选择、加工、储存、使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
- 养殖技术:包括鸡苗选择、饲养密度、饲养周期、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具体技术要求。
- 产品质量:包括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鸡肉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疫病防控:包括责任主体、防控措施、疫告等内容,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 环境保护:包括污水处理、处理等方面的要求,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DB14/T 869-2014 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管理规范》对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养殖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鸡肉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规范》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推动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