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14/T 1538-2017,果蔬冷链物流标准与贮运指南引领产业升级
《DB14/T 1538-2017 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解读》为果蔬贮运提供专业指南,旨在提升冷链物流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标准涵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冷链管理,确保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在确保食品安全、延长产品货架期、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DB14/T 1538-2017《农产品冷链物流 果蔬贮运指南》作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为果蔬的贮运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果蔬贮运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标准背景
DB14/T 1538-2017《农产品冷链物流 果蔬贮运指南》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吉林省冷链物流协会起草,并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果蔬的贮运过程,提升果蔬品质,减少损耗,确保食品安全。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果蔬的贮运全过程,包括采摘、预冷、运输、仓储、配送等关键环节。
果蔬分类
根据果蔬的特性和贮运需求,本标准将果蔬分为以下几类:
- 常温果蔬:如苹果、梨、桃、葡萄等。
- 低温果蔬:如蓝莓、樱桃、猕猴桃等。
- 热带果蔬:如芒果、榴莲等。
贮运要求
- 预冷:预冷是果蔬贮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能有效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产品货架期,本标准对预冷的方法、温度和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果蔬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本标准对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 仓储:仓储过程中应保持果蔬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光直射和有害气体污染,本标准对仓储设施、仓储方式及仓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 配送:配送过程中应保持果蔬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本标准对配送方式及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质量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贮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产品检验、温度监测、湿度监测、微生物检测等。
标准实施意义
- 提升果蔬品质:通过规范贮运过程,降低果蔬损耗,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贮运过程,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确保食品安全。
- 提高产业效益:降低果蔬损耗,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 促进冷链物流发展: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贮运指南,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DB14/T 1538-2017《农产品冷链物流 果蔬贮运指南》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果蔬贮运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企业和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