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348-2005,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品质效益提升之道

团体标准 603
《DB31/T 348-2005 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一部提升水产品养殖品质与效益的关键指南,旨在规范池塘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池塘养殖作为水产品生产的核心方式,其技术规范对于确保水产品质量、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1/T 348-2005)是我国池塘养殖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标准,本文旨在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对我国水产品养殖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1/T 348-2005,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品质效益提升之道,DB31/T 348-2005,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品质效益提升之道,2,技术规范,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31/T 348-2005 概述

《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1/T 348-2005)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旨在规范水产品池塘养殖的生产流程,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该规范适用于我国水产品池塘养殖的生产、管理和评价。

DB31/T 348-2005 主要内容

养殖池塘的选择与建设

规范详细规定了养殖池塘的选择标准,涵盖地理位置、水源、水质、土壤、地形等方面,对池塘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池塘的形状、深度、坡度等。

养殖品种的选择与放养

规范明确了养殖品种的选择原则,强调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水质、土壤等条件的品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品种、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养殖水产品的健康成长。

饲料管理

规范对饲料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饲料的选择、储存、投喂等,要求选用优质、安全、无污染的饲料,并根据水产品生长阶段、摄食量、水质等因素调整投喂量。

水质管理

规范强调水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对水质调节、换水、增氧等环节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

疾病防治

规范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求养殖户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加强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监测和防治。

养殖记录与档案管理

规范要求养殖户对养殖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放养时间、品种、密度、饲料投喂量、水质变化、疾病防治等,建立养殖档案,为养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DB31/T 348-2005 的意义

《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1/T 348-2005)的发布,对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2. 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3. 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规范养殖行为,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水产品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1/T 348-2005)是我国池塘养殖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对于提升水产品养殖品质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范,为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