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632-2010标准深度解读,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602
《DB52/T 632-2010》是贵州省针对茶叶加工的技术要求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茶叶加工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升贵州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利益,全文涵盖茶叶加工的各个环节,从采摘、初制到精制,确保茶叶加工过程符合国家标准,推动贵州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饮品,品种繁多,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众多茶叶产区中,贵州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茶叶资源,成为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为了更好地规范茶叶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0年正式发布了《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DB52/T 632-2010)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为茶叶加工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2/T 632-2010标准深度解读,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规范,DB52/T 632-2010标准深度解读,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规范,2,消费者权益,第1张

《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标准概述

《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DB52/T 632-2010)标准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茶叶的加工生产,涵盖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多种茶类,该标准对茶叶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流程、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标准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1. 加工场所:茶叶加工场所需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防潮、防尘等条件,确保加工环境清洁卫生。
  2. 加工设备:茶叶加工设备应满足加工要求,确保茶叶品质,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3. 原料要求:茶叶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新鲜、无病虫害、无杂质。

加工流程

  1. 绿茶加工流程: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包装。
  2. 红茶加工流程: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筛分→包装。
  3. 乌龙茶加工流程:鲜叶采摘→萎凋→青→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包装。
  4. 白茶加工流程:鲜叶采摘→萎凋→干燥→筛分→包装。
  5. 黄茶加工流程:鲜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筛分→包装。

质量指标

  1. 感官指标:茶叶色泽、香气、滋味、外形等应符合相应茶叶品种的要求。
  2. 理化指标:茶叶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方法对茶叶进行感官评价。
  2. 理化检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茶叶进行理化指标检测。

实施DB52/T 632-2010标准的意义

  1. 提高茶叶品质:该标准对茶叶加工过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2. 规范茶叶市场:该标准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了规范,有助于维护茶叶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3. 促进茶叶产业发展:该标准有助于提高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贵州茶叶加工技术要求》(DB52/T 632-2010)标准对贵州茶叶加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茶叶加工企业应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提高茶叶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茶叶产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推动贵州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2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