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黑鸡,传统与创新交织的珍稀家禽品种揭秘
DB34/T 1881-2013《黄山黑鸡》标准,记录了黄山黑鸡这一珍稀家禽品种的传承与创新,该品种历史悠久,肉质优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黑鸡,作为中国独有的珍贵家禽品种,以其醇厚的肉质、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卓越的抗病能力,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对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黄山黑鸡的市场需求量亦逐年攀升,本文将围绕DB34/T 1881-2013这一标准,深入探讨黄山黑鸡的养殖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及市场潜力。
DB34/T 1881-2013标准概述
DB34/T 1881-2013是安徽省的地方标准,于2013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黄山黑鸡的品种、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规范黄山黑鸡的养殖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黄山黑鸡的养殖技术
选种与育种
黄山黑鸡的选种需严格遵循品种纯正、特征显著、性能优良的原则,在育种过程中,重点提升其抗病力、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等关键性状。
饲养管理
- 饲养环境:黄山黑鸡适宜在温暖、干燥、通风的环境中生活,冬季需加强保暖,夏季则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 饲料配制: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适量青绿饲料,确保营养均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维持在18%以上,粗纤维含量应低于5%。
-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鸡。
- 疫病防治:严格执行疫病防治措施,定期消毒和防疫,确保鸡群健康。
产蛋管理
黄山黑鸡的产蛋期通常在20周龄左右,在此期间,应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并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确保蛋品质量。
黄山黑鸡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黄山黑鸡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和市场推广等,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市场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黄山黑鸡凭借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
产业链延伸
黄山黑鸡产业链涵盖养殖、加工、销售和餐饮等多个环节,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提升黄山黑鸡的附加值,拓宽市场渠道。
黄山黑鸡市场前景
市场需求旺盛
在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下,黄山黑鸡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品牌效应显著
黄山黑鸡拥有鲜明的品牌效应,消费者对其认可度高,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产业潜力巨大
黄山黑鸡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我国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山黑鸡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家禽品种,在养殖技术、产业发展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严格执行DB34/T 1881-2013标准,规范养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黄山黑鸡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