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00/T 25.7-2006 鲜食猕猴桃购销标准解读与实施关键
解读了《预包装鲜食猕猴桃购销要求》(DB440300/T 25.7-2006)的标准,包括产品分类、包装要求、标签规范、检验方法等要点,旨在指导企业和消费者正确实施标准,确保猕猴桃产品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猕猴桃产业正逐步崛起,成为我国农业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规范预包装鲜食猕猴桃的购销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440300/T 25.7-2006《预包装鲜食猕猴桃购销要求》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剖析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440300/T 25.7-2006标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预包装鲜食猕猴桃的购销规范,适用于国内外所有预包装鲜食猕猴桃的购销活动。
产品分类
预包装鲜食猕猴桃主要分为两大类:硬果型和软果型。
质量要求
- 感官要求:产品色泽、气味、口感、形状等均需符合标准规定。
- 理化指标:水分、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等理化指标需满足规定标准。
- 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卫生指标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包装要求
-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 包装容器:采用食品级塑料袋、纸箱等,具备防潮、防霉、防污染等功能。
- 包装标识:需标注产品名称、产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等信息。
购销要求
- 采购方:应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供应商。
- 销售方:确保产品质量,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 合同签订:购销双方应签订购销合同,明确产品质量、数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
- 履行义务:购销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实施要点
加强宣传培训
相关部门需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认识,开展培训活动,使企业充分掌握标准要求,提升产品质量。
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预包装鲜食猕猴桃购销机制,加强对购销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严格执法
对违反DB440300/T 25.7-2006标准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
推动行业自律
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加强与标准接轨
关注猕猴桃产业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和借鉴先进标准,提升我国猕猴桃产业的竞争力。
DB440300/T 25.7-2006《预包装鲜食猕猴桃购销要求》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预包装鲜食猕猴桃购销行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共同推动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