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399-2002规程解读,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揭秘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深入解析了DB63/T 399-2002规程,针对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规程从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荷兰豆无公害生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旨在提高荷兰豆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荷兰豆,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确保荷兰豆的生产质量,我国特地制定了《DB63/T 399-2002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种植环境、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荷兰豆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DB63/T 399-2002规程解读,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揭秘,DB63/T 399-2002规程解读,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揭秘,2,技术规程,第1张

种植环境

土壤条件

荷兰豆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顺畅、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壤土中生长,土壤的pH值应保持在6.0-7.0之间。

气候条件

荷兰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耐寒性较弱,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通常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播种量

每亩播种量约为1.5-2公斤。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

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

荷兰豆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应及时浇水,出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施肥管理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生长期间追肥2-3次,每次追施复合肥15-20公斤。

中耕除草

播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搭架引蔓

荷兰豆生长期间要及时搭架引蔓,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荷兰豆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

荷兰豆常见虫害有豆荚螟、豆象等,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等;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与加工

采收

荷兰豆在开花后10-15天即可采收,采收时宜选择晴天,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

加工

采收后的荷兰豆要及时晾晒或冷藏,以防腐烂变质。

遵循《DB63/T 399-2002无公害荷兰豆露地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田间管理,荷兰豆种植者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