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应用,DB15/T 418-2019 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15/T 418-2019 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探讨》一文主要对规范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文章详细分析了规范中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旨在提高犊牛成活率和乳牛业生产效益。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的行业标准——《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B15/T 418-2019)的发布,对于提升乳用犊牛的生产效率、确保乳品品质,以及推动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DB15/T 418-2019,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
DB15/T 418-2019概述
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主导编制的DB15/T 418-2019《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于2019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旨在提升乳用犊牛的生产性能,保障乳品质量,并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5/T 418-2019主要内容
犊牛舍建设
DB15/T 418-2019明确指出,犊牛舍需满足通风、保温、防潮、防病等基本条件,犊牛舍的面积需根据犊牛数量和品种进行合理规划,通常每头犊牛应享有2-3平方米的空间,犊牛舍内应设置饲料间、饮水区、休息区及排泄区等必要区域。
饲料营养
标准要求,乳用犊牛的饲料应以优质干草、青草和精饲料为主,并进行科学搭配,犊牛出生后一周内,应以乳制品为主食,随后逐步过渡到草料,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应满足犊牛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养管理
DB15/T 418-2019强调犊牛饲养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科学饲养: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
- 卫生防疫:加强犊牛舍的清洁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 适度运动:保证犊牛每天有一定的运动量,促进生长发育。
- 适时断奶:根据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适时进行断奶。
疾病防治
标准要求,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应加强疾病监测和预防,对常见的疾病,如犊牛腹泻、肺炎等,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DB15/T 418-2019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做好犊牛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预防疾病传播。
- 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犊牛营养需求。
- 适时进行断奶,减少断奶应激。
- 加强犊牛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性能。
- 定期对犊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DB15/T 418-2019的发布实施,为我国农牧交错区乳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加强饲养管理,提升乳用犊牛的生产性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应继续推广和应用该标准,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