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056-2016,引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标准化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2
《DB15/T 1056-2016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标志着香菇育种标准化新纪元,规范香菇菌种制作流程,提升香菇品质与产量,推动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香菇,作为我国传统食用菌的代表之一,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升香菇产业的整体水平,规范香菇菌种制作技术,我国正式出台了DB15/T 1056-2016《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探讨香菇菌种制作技术的具体内容。

DB15/T 1056-2016,引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标准化新里程,DB15/T 1056-2016,引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标准化新里程,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1056-2016《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香菇菌种制作的技术规程,其目的是规范香菇菌种的生产流程,提升菌种质量,确保香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由省农业科学院主导制定,并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菌种选育

香菇菌种选育是菌种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规程明确指出,菌种选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优良菌株:从野生香菇中筛选出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菌株。
  2. 菌种纯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分析等方法,确保菌种的纯度。
  3. 菌株鉴定:对选育出的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以确定其遗传特性。

培养基制备

香菇菌种培养基的制备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规程对培养基的配方、制备方法、灭菌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1. 配方:以木屑、麦麸、玉米粉等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石膏、磷酸二氢钾等辅助材料。
  2.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调节pH值,煮沸灭菌。
  3. 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时间为30分钟。

菌种接种

菌种接种是菌种制作的核心环节,规程对接种方法、接种工具、接种操作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1. 接种方法:采用针接种法、刮刀接种法等。
  2. 接种工具:接种针、接种刀、接种环等。
  3. 接种操作:确保菌种与培养基充分接触,避免污染。

菌种培养

菌种培养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规程对菌种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菌丝生长状态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1. 培养条件: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控制在60%-70%,空气新鲜。
  2. 培养时间:菌丝生长阶段为7-10天,菌种成熟阶段为10-15天。
  3. 菌丝生长状态:菌丝生长均匀、致密、无污染。

菌种检验

菌种检验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规程对菌种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1. 检验项目:包括菌种纯度、菌丝生长速度、抗病性等。
  2. 检验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分析、抗病性试验等方法。
  3. 检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DB15/T 1056-2016《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香菇菌种制作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香菇菌种质量,推动香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我国香菇产业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