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创新规程,绿色产业传承与发展
《DB52/T 1007-2015 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探索绿色产业之路,规范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梵净山,坐落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是一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如宝石般璀璨的绿色景观,被誉为“地球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这里的梵净山针形绿茶,作为该地的特色产物,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品种资源和精湛的加工工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5年颁布的《DB52/T 1007-2015 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为这一绿茶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对于推动绿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DB52/T 1007-2015 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52/T 1007-2015 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由贵州省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自2015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梵净山针形绿茶的加工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梵净山针形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梵净山针形绿茶的整个加工过程,涵盖了鲜叶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干燥、拣选、包装等关键环节。
原料要求
鲜叶:必须选用梵净山针形绿茶专用品种,要求鲜嫩、无病虫害、无损伤。
加工工艺
- 摊放:将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清洁的环境中,厚度控制在5-10厘米,摊放时间为4-6小时。
- 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保持在100-105℃,杀青时间为1-2分钟。
- 揉捻:使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10-15分钟,揉捻程度达到70-80%。
- 干燥:利用烘干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定在60-70℃,干燥时间为2-3小时。
- 拣选: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拣选,去除不合格茶叶。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包括50克/袋、100克/袋、250克/袋等。
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梵净山针形绿茶应呈现鲜嫩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应≤6%,总灰分含量应≤6%,水浸出物含量应≥30%。
规程实施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茶叶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 强化监管:对茶叶加工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
- 严格执法:对违反规程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DB52/T 1007-2015 梵净山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为梵净山针形绿茶的加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推动梵净山针形绿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绿色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