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787-2023 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

团体标准 602
《DB61/T 1787-2023 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实践》一文深入解读了大葱病虫害防控的新规范,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措施及管理要点,文章结合实际应用,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南,旨在提升大葱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大葱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对于保障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意义,大葱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这不仅影响了大葱的产量和品质,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我国出台了DB61/T 1787-2023《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61/T 1787-2023 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DB61/T 1787-2023 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2,现代化,技术规范,第1张

DB61/T 1787-2023规范概述

DB61/T 1787-2023《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是我国针对大葱病虫害防控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该规范旨在引导大葱生产者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以提升大葱的产量与品质,规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病虫害识别:规范详细介绍了大葱常见病虫害的种类、症状及形态特征,帮助生产者准确识别病虫害。
  2. 防控策略:规范提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3. 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5. 物理防治:运用物理方法,如黄板、黑光灯、杀虫灯等,诱杀或驱赶病虫害。
  6. 化学防治: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施药,确保大葱质量安全。

规范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可以根据以下建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规范中的各项技术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大葱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轮作:实施水旱轮作或与非葱科作物轮作,避免病虫害连作传播。
  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
  4. 生物防治:利用瓢虫、捕食螨等捕食性天敌,以及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5.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葱蓟马,使用黑光灯诱杀葱蛾、葱夜蛾等。
  6.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DB61/T 1787-2023《大葱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为我国大葱病虫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应充分利用这一规范,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